close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案自111年4月22日起零時起生效(節錄)

臺南市區改正計畫於1911年公告第—版,並陸續實施,直到30年後
的日本統治時期最後—版市區改正計畫圖才將安平納入

image

過去相關硏究透過多幅荷蘭人於 17 世紀繪製的熱蘭遮市鎮圖像,可知街廓數由 1635 年 6 個丶 1648 年 16 個丶 1652 年 19 個丶1662 年 23 個,持續地成長。然因相關史料證據有限,早期硏究多僅採信 6 個街廓之版本,並提到 19 個街廓版本為未實現的規劃。黃恩宇 (;Z019) 藉由荷蘭歷史學者廉斯卓 (Menno Leenstra) 發現的「1643 年熱蘭遮市鎮地產登錄簿」手稿,利用登錄簿呈現的 1640 年代中期地籍資訊,重建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市鎮空間平面。
「社」字於臺灣通常用以稱呼原住民族的部落,但在安平則是指稱漢人聚落。明鄭丶清帝國時期持續有漢人移民至安平,然而早期移墾者雖因其原籍不同,各有其遵奉的主神,但定居日久,視臺灣為家鄉的本土觀念逐漸加深,原來界域分明的祭祀圈逐漸產生融合作用,於是形成新的宗教觀,遵奉共同的神祉(蔡忠志,1989) 。早期臺灣漢人社會中,新的地緣團體之建立是以寺廟神的信仰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村落或超村落之社會組織

—丶安平歷史街區

「歷史重鎮」乃本街區主要特徵,擁有相對較多的有形文化資產丶歷史景點,使觀光發展最為熱絡,周邊亦有較多之遊憩建設之開發,包括水景公園旁旅館BOT案丶港濱歷史公園特色遊樂場等。參照圖6-2 , 歷史街區以安平古堡、熱蘭遮市鎮丶六部社等範圍為核心,歷史紋理丶環境景觀風貌之維護為—大重點。核心區東側的緩衝區內有眾多民宿,為本街區內的人文生活體驗區;核心區西側的緩衝區則多是文化資產與遊憩景點的連結區域。

(—)核心區-熱蘭遮市鎮範圍

熱蘭遮市鎮範圍主要乃是安北路丶平生路丶安平路丶古堡街所圍塑的大街廓,除了延平街曾遭拓寬外, 其他巷弄多還是具有歷史景觀風貌的紋理,過去「安平港國家歷史風貌園區計畫」推動下,曾進行相關街道紋理的鋪面改善,未來應持續維護,並適時增設歷史街區丶歷史街道等相關指引。
本區域的特色歷史老屋群聚程度亦最高(以閩式或閩洋混合風格為主),且多為私人建物,因應觀光發展,許多歷史老屋以商業使用之模式獲得再生,但部分歷史老屋整修時,其原有特色風貌遭破壞,或於外牆漆上高彩度顏色,使區域內原多為紅磚色丶白色、灰色的色彩景觀產生變化。建議針對未來本區域的歷史老屋建物整修補助案例,應著重輔導其原有特徵風貌的維持與老屋特色價值的保留。

(二)核心區-安平古堡西、北側

安平古堡西側為過去王城西社範圍,內有本計畫中歷史老屋特色程度最高的王雞屎洋樓,區域中其他特色歷史老屋多為市有,或者整合於公園中,較易被維護。惟區域中有5處國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其中3處雖仍與民宅相連,但所在土地已整理為公園,展示出相關遺構;另有2處則藏於民宅之中,建議皆應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訂定古蹟保存計畫丶管理維護計畫,儘早明確規範相關保存措施。

(三)核心區-安平路南側

安平路南側為妙壽社丶灰窯尾社範圍,亦有部分閩式風格特色歷史老屋座落其中,惟本區域內新舊建築物混雜程度高,歷史老屋閒置或狀況不佳的比例也較高,建議應重點式地輔導特色歷史老屋保存再生。

(四) 緩衝區

核心區東丶西兩側緩衝區內的—般建物比例皆遠高於歷史老屋,應以街道整體環境風貌為考量。另外,包括安北路丶古堡街丶安平路、運河路等次要歷史街道,現況皆為車流量較大的主要道路,建議應更加完善實體人行道及各種指引設施 ,以提升歷史街區的人行友善環境。

二丶漁光島歷史街區

漁光島定居人口較少,漁村聚落結構較為鬆散丶島上建物亦較少,本計畫指認為特色歷史老屋者僅有7棟,分散位於島嶼南側天宮壇丶雲濟宮周邊,因此漁光島歷史街區未劃設核心區,僅將島嶼聚落範圍劃為緩衝區,其用意有二。

(—)島內交通便捷與人行環境提升

因應「藝術海島」之發展趨勢,島嶼南側新建築與民宿逐漸增加,北側都市計畫住宅區未來也將以市地重劃方式開發,將來遊客持續增加,建議應注重島嶼交通便捷,增設共享運具站點,另也須注重相關人行環境。

(二) 重視與二餛鯓砲台之視覺通透

島嶼北側現為大面積魚墻,不易親近臨內海側的海岸,然而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預定變更 26, 港專用地將減少,並設置公園用地,未來開發後,遊客丶居民將可以於內海海岸邊向東側眺望,建議公園的開闢須保持漁光島與國定古蹟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的視覺通透,甚至設置可有助景觀眺望的設施。

三、鯤鯓(龍崗)歷史街區

鯤鯓(龍崗)原為漁村,聚落結構密集,本計畫以聚落中心的龍山寺向東丶南側的主要歷史街道,以及特色歷史老屋丶地方風格歷史老屋(以閩式、閩洋混合等兩種風格為主)所在最密集範圍劃設為核心區(圖6-4) , 區內歷史街道紋理、景觀風貌丶文化資源維護為發展重點;緩衝區將後期發展的聚落外圍範圍劃入,東側銜接碼頭,建議未來可設置船班載客服務;南側涵蓋有新產業(如小提琴工廠)進駐的範圍;西側經過龍崗國小,銜接到海濱與海景天橋,國小南、北兩側各有—親近海濱的路徑,皆為未來街區與海岸遊憩設施的重要串聯。
建議將四鯤鯓碼頭做為安平區丶南區之間的水路樞紐,考量未來藍色公路的水路串聯,更可進—步將水路延伸至聚落東南側的紅樹林水道;而沿著紅樹林水道,目前已有的自行車道也可往北串聯鯤鯓路丶往南串聯至喜樹,沿途的相關歷史路徑指引丶人行道丶自行車道系統皆是未來可更加完善的設施。

四、喜樹歷史街區

喜樹亦為結構密集的漁村聚落,差異在於公廟位於聚落北側,因此將萬皇宮及其南側,即特色歷史老屋丶地方風格歷史老屋(以閩式、閩洋混合等兩種風格為主)最密集範圍劃設為核心區(圖6-5) , 區內以歷史街道紋理丶景觀風貌丶文化資源等維護為重點;緩衝區則將東丶南側等後期發展的聚落外圍範圍劃入,東側銜接公共設施丶南側銜接市地重劃區域。
南側市地重劃區域兩側道路皆為喜樹與鯤鯓(龍崗)之間的歷史路徑,建議未來其公共設施開闢應考量歷史路徑的路線指引丶人行道、自行車道系統,其中歷史路徑之—的明興路因 與灣裡大排併行,亦應考量其親水性。且本街區西側與海濱之關係密切丶水域活動增加,未來應考量「樂活海濱」 之發展方向。

五丶灣裡歷史街區

擁有眾多廟宇與信仰丶堪稱「民俗聖域」的灣裡因腹地廣大,與其他聚落結構差異較大(參照圖6-6) , 公廟(萬年殿) 位於聚落北側有—段距離、 以灣裡路連接聚落,區內特色歷史老屋較少且分散,也因為後期擴張範圍較大、老屋增改建程度高,因此核心區以主要歷史街道的延續為主,並將臨主要歷史街道的特色歷史老屋坐落地籍—併納入,沿街景觀風貌為核心區維護重點 。
緩衝區則將具有歷史紋理且能與周邊連結的最大範圍劃入,東側銜接市地重劃區,建議考量重點同喜樹聚落;西側穿過魚墻區,有4條路徑將會是未來街區與海岸遊憩設施的重要串聯,其中西北側的船屋為目前重要遊憩設施,因此亦納入緩衝區。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計畫圖冊_頁面_1.jpg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計畫圖冊_頁面_2.jpg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計畫圖冊_頁面_3.jpg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計畫圖冊_頁面_4.jpg

臺南市安平暨鯤喜灣歷史街區計畫-計畫圖冊_頁面_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玩稅高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