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房地產教育資源 (208)
- Mar 10 Tue 2020 11:39
臺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辦法
- Feb 22 Sat 2020 14:37
共有物處分遇有共有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與監護人
- Feb 12 Wed 2020 11:56
臺南市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計畫(節錄房地產有關)
- Nov 23 Sat 2019 12:42
臺南市安南區草湖寮地區(商60)管制規定整理報告(請勿房仲同業盜圖,自今日108.11.23起再有盜用一律提告)
- Mar 20 Wed 2019 17:18
賴市長調高房屋稅的真正用意是加收契稅與財交稅;黃市長調降房屋稅從現在發佈到7月對高總價的房地產會產生何影響
- Feb 27 Wed 2019 18:42
中央銀行對高價住宅貸款的限制
名 稱: |
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購置高價住宅貸款業務規定 | |
訂定時間: | 中華民國99年6月24日(99年6月25日生效) | |
修正時間: | 中華民國105年3月24日(105年3月25日生效) |


- Oct 23 Tue 2018 14:33
日KYB制震器數據造假!坦承全球唯一外銷台灣!台南建案使用
日KYB制震器數據造假!坦承全球唯一外銷台灣!台南建案使用廠商,因代理商強固企業網站關閉,僅能從之前整理的資料提供如下: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1020/1451026/
- Oct 02 Tue 2018 18:25
聯賣制度在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之爭議
聯賣制度在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之爭議
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第21條:經紀業與委託人簽訂委託契約書後,方得刊登廣告及銷售。 前項廣告及銷售內容,應與事實相符,並註明經紀業名稱。 廣告及銷售內容與事實不符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 Sep 02 Sun 2018 09:57
沈代書事件是『超完美、縝密』的『專業級行騙』組織計劃,賣屋為何會遭到詐騙?
- May 24 Thu 2018 15:20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 May 04 Fri 2018 18:54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63 號-徵收之土地,應定期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763 號
發文單位:司法院
解釋字號:釋字第 763 號
解釋日期:民國 107 年 05 月 04 日
資料來源:司法院
相關法條:中華民國憲法 第 15、143 條(36.01.01)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 第 5 條(82.02.03)
土地法 第 219 條(100.06.15)
土地徵收條例 第 9、49 條(101.01.04)
都市計畫法 第 83 條(104.12.30)
爭 點:土地法第 219 條第 1 項未規定主管機關就其徵收之土地,應定期通知
原土地所有權人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致其無從於充分資訊下,行使收回
權,是否不符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而有違憲法第 15 條保障人民財
產權之意旨?
解 釋 文: 土地法第 219 條第 1 項規定逕以「徵收補償發給完竣屆滿 1 年
之次日」為收回權之時效起算點,並未規定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
關就被徵收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應定期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或依法公告
,致其無從及時獲知充分資訊,俾判斷是否行使收回權,不符憲法要求之
正當行政程序,於此範圍內,有違憲法第 15 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
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 2 年內檢討修正。
於本解釋公布之日,原土地所有權人之收回權時效尚未完成者,時效
停止進行;於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主動依本解釋意旨通知或公
告後,未完成之時效繼續進行;修法完成公布後,依新法規定。
理 由 書: 聲請人劉錦德及劉偉祥於中華民國 100 年 12 月 20 日,以其前經
改制前高雄縣政府(99 年 12 月 25 日改制為高雄市政府)於 78 年 3
月 2 日至同年月 31 日止公告徵收坐落高雄縣仁武鄉之土地(下稱系爭
土地),有逾徵收計畫使用期限而未使用,且未依核准徵收原定興辦事業
使用之情形,依土地法第 219 條及土地徵收條例第 9 條規定,向高雄
市政府申請照原徵收補償價額收回系爭土地。高雄市政府以聲請人之申請
已逾法定申請收回土地期限,與土地法第 219 條第 1 項(下稱系爭規
定)及都市計畫法第 83 條之規定不符,報經內政部同意後,否准聲請人
之申請。聲請人不服,提起訴願遭駁回,後提起行政訴訟,經高雄高等行
政法院 101 年度訴字第 399 號判決駁回。復提起上訴,經最高行政法
院 102 年度裁字第 642 號裁定,以未具體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上訴
不合法為由予以駁回確定,是本件聲請應以上開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為
確定終局判決。聲請人認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系爭規定,未規定主管機
關須適時告知原土地所有權人被徵收土地之使用狀況,並於收回事由發生
時,主動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得申請收回,有牴觸憲法第 15 條及正當法
律程序之疑義,向本院聲請解釋憲法。查確定終局判決雖認定聲請人請求
收回被徵收之系爭土地,已逾都市計畫法第 83 條及系爭規定得行使收回
權之期限,且系爭土地確有於計畫期限內,依照核准計畫實行使用之事實
,亦不生聲請人得請求收回土地之問題,惟聲請人主張系爭規定漏未規定
徵收後之通知義務,致其無從及時獲知充分資訊,俾判斷是否行使收回權
,侵害其於憲法所保障之財產權,確具有憲法原則之重要性,依本院解釋
先例(本院釋字第 477 號、第 747 號、第 748 號及第 762 號解釋
參照),核與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 5 條第 1 項第 2 款所定要
件相符,爰予受理,作成本解釋,理由如下:
憲法第 15 條規定人民之財產權應予保障,旨在使財產所有人得依財
產之存續狀態行使其自由使用、收益及處分之權能,免於遭受公權力或第
三人之侵害,以確保人民所賴以維繫個人生存及自由發展其人格之生活資
源(本院釋字第 596 號、第 709 號及第 732 號解釋參照)。人民依
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並為憲法第 143 條第 1
項所明定。國家因公用或其他公益目的之必要,固得經由法定程序徵收人
民之土地,惟徵收人民土地,屬對人民財產權最嚴重之侵害手段,基於憲
法正當程序之要求,國家自應踐行最嚴謹之程序。此程序保障不僅及於徵
收前(例如於徵收計畫確定前,國家應聽取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之
意見,本院釋字第 409 號解釋參照),並及於徵收時(例如辦理徵收時
,應嚴格要求國家踐行公告及書面通知之程序,以確保土地或土地改良物
所有權人及他項權利人知悉相關資訊,俾適時行使其權利;徵收之補償應
儘速發給,否則徵收土地核准案即應失其效力,本院釋字第 516 號及第
731 號解釋參照)。
至土地徵收完成後,是否亦有正當程序之適用,則須視徵收完成後,
原土地所有權人是否仍能主張憲法財產權之保障而定。按土地徵收後,國
家負有確保徵收土地持續符合公用或其他公益目的之義務,以貫徹徵收必
要性之嚴格要求,且需用土地人應於一定期限內,依照核准計畫實行使用
,以防止徵收權之濫用,而保障人民私有土地權益(本院釋字第 236 號
解釋參照)。是徵收後,如未依照核准計畫之目的或期限實行使用,徵收
即喪失其正當性,人民因公共利益而忍受特別犧牲之原因亦已不存在,基
於憲法財產權保障之意旨,原土地所有權人原則上即得申請收回其被徵收
之土地,以保障其權益。此項收回權,係憲法財產權保障之延伸,乃原土
地所有權人基於土地徵收關係所衍生之公法上請求權,應受憲法財產權之
保障。為確保收回權之實現,國家於徵收後仍負有一定之程序保障義務。
需用土地人依法取得被徵收土地所有權後,是否有不再需用被徵收土
地或逾期不使用而無徵收必要之情事,通常已非原土地所有權人所得立即
知悉及掌握。基於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
機關應自徵收完成時起一定期限內,定期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使其適時
知悉被徵收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若有不能個別通知之情事,應依法公告
,俾其得及時申請收回土地。
系爭規定明定:「私有土地經徵收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原土地所
有權人得於徵收補償發給完竣屆滿 1 年之次日起 5 年內,向該管直轄
市或縣(市)地政機關聲請照徵收價額收回其土地︰一、徵收補償發給完
竣屆滿 1 年,未依徵收計畫開始使用者。二、未依核准徵收原定興辦事
業使用者。」固係人民憲法上收回權之具體落實,然逕以「徵收補償發給
完竣屆滿 1 年之次日」為時效起算點,就被徵收土地之後續使用情形,
並未規定應定期通知原土地所有權人或依法公告,致人民無從及時獲知充
分資訊,俾判斷是否行使其收回權,不符前揭憲法要求之正當行政程序,
於此範圍內,有違憲法第 15 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關機關應於本
解釋公布之日起 2 年內,基於本解釋意旨,妥為檢討修正。增訂通知義
務時,為兼顧人民財產權之保障及法律關係安定性之要求,應依通知義務
是否履行,分別規定短期或長期之合理時效期間。至於該短期及長期時效
期間,應如何相互配合,則屬立法裁量之範圍。
於本解釋公布之日,原土地所有權人之收回權時效尚未完成者,時效
停止進行;於該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主動依本解釋意旨通知或公
告後,未完成之時效繼續進行;修法完成公布後,依新法規定。
至聲請人就其原因案件依據本解釋提起再審有無理由,法院仍應依相
關規定予以審查,自屬當然。又本解釋係以一般徵收為適用範圍,尚不及
於區段徵收之情形,併此敘明。惟收回權涉及被徵收土地法律關係之安定
性及原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保障,為確保原土地所有權人獲知充分資訊以
決定是否行使收回權,主管機關就其他與土地徵收之相關規定(例如土地
徵收條例第 9 條、第 49 條及都市計畫法第 83 條等),關於土地被徵
收後之使用情形,如何定期通知或依法公告使原土地所有權人知悉,亦應
依本解釋意旨一併檢討。
大法官會議主席 大法官 許宗力
大法官 蔡燉
陳碧玉
黃璽君
羅昌發
湯德宗
黃虹霞
吳陳鐶
蔡明誠
林俊益
許志雄
張瓊文
黃瑞明
詹森林
黃昭元
- May 01 Tue 2018 18:47
107年報稅新知--基本生活費
基本生活費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在106年12月28日正式上路施行。其中根據第四條明訂「為維持納稅者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稅捐稽徵機關不得加以課稅」,也就是「基本生活所需費用」可不課稅。
- Mar 24 Sat 2018 10:39
財產交易所得稅--售屋隔年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
- Feb 06 Tue 2018 11:57
一百零六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
一百零六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
茲依據所得稅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七類及同法施行細則第十七條之二訂定本規定如下(出售之房屋屬同法第四條之四第一項規定範圍者,不適用本規定):
- Jan 30 Tue 2018 11:51
107年度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及累進稅率
- Dec 10 Sun 2017 17:21
房屋租賃須知與公證事宜(109.11.27更新)
- Dec 10 Sun 2017 16:36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
- Dec 08 Fri 2017 17:41
全國國土計畫功能表(草案)
- Dec 05 Tue 2017 13:26
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修正規定,優先購買權延長為15日